如下图所示,一线市场信息和数据,分布在业务员、终端店面、导购员,甚至消费者等层面上。要真正提升企业对终端市场的把控力度,就要广泛收集和有效处理这些信息。
通过“掌握核心消费者”和“管好一线销售”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,每将一个对象纳入终端通管理,就会有这个对象的业务数据和行为数据被源源不断汇集到企业,不同数据(●文字●数据●照片等)从不同侧面反映终端市场的真实状况,对这些数据自动化、智能化的分类、整理、统计、分析,就能全面反映出真实的终端市场。将这些工作融入日常业务,培养成每个对象的习惯,就能让企业具备“监控终端市场”的强大优势。这种优势能保证企业对市场做出准确、快速的响应。它能详细、不间断记录终端市场的运作情况;能记录每个人的业务轨迹,能让每个人随时“回放”和“比较”不同工作方式下的业绩变化;能让企业随时比较不同政策、不同时间的市场效果;能让我们真正变成学习型企业;能让改善和创新渗透到每一个业务岗位。
1.背景分析
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深入,终端已成为各个品牌争夺市场的前沿阵地,如何更加有效地收集、整理和分析来自终端的信息,是企业了解市场运作状况、正确制定市场策略、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。目前采取的手段,主要存在如下问题:
(1)信息不够及时;
(2)信息不够全面;
(3)信息不够准确;
(4)信息收集、分类、计算、统计耗时费力。
终端通为您提供了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。
2.终端信息来源
通过终端通,企业可以将每个接触自己产品的终端对象(如业务员、终端店面、消费者、导购、巡店员等)变成自己的市场情报员。他们有电脑用电脑,没电脑用手机。通过他们的参与,企业就可以更加快捷、准确、全面地掌握终端市场资讯,从而得出对市场的准确判断,保证企业能及时、正确地做出决策。
3.终端通的应用目标
(1) 每个终端的销量、库存、竞品活动信息等要当天掌握;
(2) 终端信息由一线人员直接上报到终端通,终端通自动计算、统计、分析,形成总部所需要的决策图表;
(3) 能够真实反映出终端市场的运作状态,以及不同促销方式中,终端销量的变化情况。
4.终端上报方式
终端人员上报信息有几种不同的方式,各有优缺点,分别描述如下。
●方案一:只上报销量、库存等信息
终端人员上报数据时录入:“销量,库存”等数据。
因终端人员上报时只涉及到数字,这种方案的优势是操作简便,通信量相对较小,成本相对较低,但销量只写数字,因此,“终端通”无法认证数据的正确性。
●方案二:编码上报--杜绝虚报、减少数据问题
产品可以按箱编码,也可以按单件编码。终端人员按编码上报。
终端上报销量数据时录入:“编码1,编码2……”
编码具备唯一性、随机性特点,终端通能自动核对编码,错误编码或者已经被上报过的编码无法上报成功。
这种方式排除了终端虚报的可能,但无法避免(1)提前上报;(2)滞后上报。不过只要政策到位,可有效减少这种情况。数据基本真实。
●方案三:消费者数据佐证
为让数据更加准确,可纳入消费者,如下图真情卡。
这样,同一个产品有消费者和促销员两个对象参与,彼此印证,得出更为准确的市场分析。
●建议方案
您可以根据本企业产品特点,选择其中一种方案。
5.结果展现
终端人员按照如上方式参与活动后,企业相关人员即可在终端通上看到终端运作的效果。现从两个方面解释一下。
●终端日报
终端人员无论按哪个方案操作,企业相关人员均可在“终端通”上几秒钟内导出任意区域的终端销售报表,包括终端销量日报、周报、月报等等,再也不需要层层上报、人工计算,从而减轻各个层级的工作量,提高工作效率。
●终端店员销量曲线(采用方案二)
下图曲线为2009年9月15日到10月17日期间A、B、C三种产品的终端销量图(采用方案二)。现在对产品B做一些解释:
产品B于9月21日开始促销,相对于以前,终端销量明显上升,通过几天的监测和分析,B产品于25日进一步调整了市场政策,可以看到,25日开始的新政策影响很大,以至于终端上报的销量有些异常。
通过分析,认为新政策起到了良好的终端拉动作用,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,25日的销量过于异常,怀疑包括了:(1)当日销量;(2)提前上报量(上报了本来还没销售掉的产品);(3)滞后上报量(以前的销量未及时上报,当天才报)。从后两天的销量看,也有异常:偏低!进一步印证了上面的怀疑,因为26、27两日销售的产品,有一部分在25日已经报过,再次上报是不会成功的,导致这两日数据偏低。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政策调整期间。
终端政策总是要调整的,所以,店员提前或滞后上报终端销量,也是难免的。
一种减少店员提前或滞后上报销量的手段,是利用消费者参与的数据,消费者通常是购买当天参与活动,因此,如店员提前或者滞后上报,则会拉长与消费者参与的时间距离。只要针对超前、滞后制定出相应的政策,即可有效减少这种情况。
●终端店员+消费者销量曲线(采用方案三)
下图同时展现了消费者和店员来的数据,可以看到,店员数据和消费者数据的曲线波动并不吻合,消费者曲线更加平稳,基本以周为周期单位,通常周末两天数量更大些,因此,每隔5个较低的点,就会有两个较高的点出现,这应该很符合终端的销售特点。
而终端店员销量数据基本上以月为周期波动,每月月底有一次高峰,反映出店员数据有一定滞后。这与该企业对终端人员的考核政策是吻合的。
在第85天左右,消费者数据也有了一个高峰(十一黄金周旺季),但是,店员数据与消费者数据增幅不成比例,因消费者数据更加符合终端销售规律,所以,判断为店员销量上报有超前和滞后的现象。从这点可以看到,店员数据是有缺陷的,它与终端市场的销售规律有偏差,如果仅依据这些数据判断本次活动效果,显然有失偏颇。
消费者来的数据是很客观的,所以,企业更应该重视从消费者获取信息,它可以验证从其他途径获得的信息,从而让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和把握更加准确。对每次促销活动的效果评估更为客观,从而找到更加有效的促销手段。
6.终端促销与终端管理
从上文两个案例曲线可以看到,第二个案例比第一个案例的月底峰值更为明显(更偏离终端销售规律),反映出第二个案例的终端政策需要做些调整。
如采用方案二或方案三搜集数据,则终端通就可以将终端人员业绩管理起来,从而有效调动终端人员的积极性,促进终端销量。(相应内容请参考终端促销部分)
|